长策智库网上论坛: 长策网上论坛
分享“非长策智库原创”文章:低碳、金融、发展、企业、监管、社会政策、书评影评、气候变化、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长策智库观点与立场,如希望删除,请联系ChangCeThinktank@gmail.com
Back to Topic List
中国经济的突围之途:从楼市调控到全面改革
Posted 周三, 2010年 05月 19日 By ChangCeChangCe
Modified: 周三, 2010年 05月 19日
中国经济的突围之途:从楼市调控到全面改革
赵晓
金融危机前五年,中国经济年均高速增长超过10%,主要得益于三大力量。一是中国人口的滚滚红利,劳动力丰富且“价廉物美”支撑“世界工厂”地位一路上冲,年青人买房置业消费狂潮支撑消费不断增长;二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泡沫导致的消费泡沫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三是中国房地产的疯狂对经济的强力拉动。
然而,“三大动力”的衰减乃至丧失也正同时发生于中国,使得中国经济面临三十年未见之大变局,搞得不好中国经济不仅可能出现二次触底,还可能陷于长期低速增长,从而辉煌不再。
一是金融危机后,美国的泡沫破灭、市场萧条从而导致中国出口狂跌,而今后一段时间即便恢复性反弹也很难象过去那样高速增长,如此出口的发动机将风光不再。这一点显而易见。
二是人口红利也正步入尾声,中国业已进入初步老龄化的时期,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正在成为过去。事实上,相比于越南等地,中国的劳动力已经越来越谈不上“价廉物美”。目前,90年后新劳工已开始登台亮相,但其工作态度远不及60、70年代,甚至比不上80后,而各种要求和毛病无疑比前辈们多得多。富士康近期为何事故频出,难道是其工作压力突然变大吗?不是,是因为90年代人群承受压力的能力已相比远逊矣!人口红利还未完全消失但正在快速消失,如近年来小学和中学招生招不到人就是一个信号;人口负债时代将逐渐来临。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制造已经面临挑战,红火的消费也将逐渐面临挑战。
第三当然就是房地产,过去这些年房地产行业犹如鸦片,中国房地产的泡沫成为经济的强力驱动,几令中国人疯狂,也几令中国经济也疯狂。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近期,因为楼市问题日益政治化,成为动摇民众对于政府公信力信心的最大挑战,政府不得不断然调控。楼市的严厉调控再加货币与金融的收缩宛如铁腕一击,终于遏止了2010年可能继续上演的楼市疯狂,一线城市楼市交易量雪崩式地下降,楼价未来亦势必出现回调,中国政府正被迫走上“戒毒”的道路。
当前,楼市调控中各方面的博弈并未停止。开发商左顾右盼,期望出现奇迹;投机资本则伺机进入商业地产和二三线城市继续兴风作浪;买楼者则不相信楼市将真正进入平稳格局而只是抱短暂的观望态度;地方政府的楼市调控政策犹抱琵琶半遮面;银行开始测算楼价下降的承受能力;中央政府则显然密切观察市场表现及各方面的反应……
许多人预期,中国的楼市还将反弹,正如太阳必将升起?然而,中国房地产问题已经政治化,成为中国社会与政治不和谐的关键因素,这意味着政府已没有退路,也没有选择,甚至容不得商量和犹豫。中国政府再也不可能象过去那样依赖房地产来支撑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必须痛下决心象戒毒一样“quit(戒)”掉对房地产的依赖。因此,本轮楼市的铁腕调控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接下来,政府应该尽最大的努力避免重演以往调控-放松的怪圈。
如何防止楼市再度反弹甚至是报复性反弹,如何巩固楼市调控来之不易的成果,特别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中国经济因“三大动力”消失而步入增长的黄昏呢?笔者以为,中国政府必须有极大的改革的紧迫感,趁着中国经济正从金融危机的衰退走向反弹的宝贵机会,从楼市调控走向全面改革,以改革来稳固房地产调控成果,并通过改革寻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取代对房地产的依赖,实现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改革意味着利益分配边界的调整。很显然的是,政府必须重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首先,要痛下决心让住房回归居住本质,为此要坚决抑制炒房行为,同时大力发展住房保障,让老百姓的购买力从住房上释放出来。其次,必须重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楼市调控的重拳出击是不够的,中央政府还必须给土地财政型的地方政府解套,为此要考虑启动地方发债权,更重要的是,在农村土地的流转以及耕地调剂等方面寻求突破,使得级差地租得以按市场方式重新配置,由此既平抑房价又增加百姓收入,从中设法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纳税点。再次,要坚决中止“国进民退”的倒行逆施现象,让财富从垄断领域更多地进入到一般竞争性领域,并通过改革塑造新的增长点,既引领民间资本的新的流向,又为中国新一轮的发展创造机会。
赵晓
金融危机前五年,中国经济年均高速增长超过10%,主要得益于三大力量。一是中国人口的滚滚红利,劳动力丰富且“价廉物美”支撑“世界工厂”地位一路上冲,年青人买房置业消费狂潮支撑消费不断增长;二是美国房地产金融泡沫导致的消费泡沫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三是中国房地产的疯狂对经济的强力拉动。
然而,“三大动力”的衰减乃至丧失也正同时发生于中国,使得中国经济面临三十年未见之大变局,搞得不好中国经济不仅可能出现二次触底,还可能陷于长期低速增长,从而辉煌不再。
一是金融危机后,美国的泡沫破灭、市场萧条从而导致中国出口狂跌,而今后一段时间即便恢复性反弹也很难象过去那样高速增长,如此出口的发动机将风光不再。这一点显而易见。
二是人口红利也正步入尾声,中国业已进入初步老龄化的时期,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正在成为过去。事实上,相比于越南等地,中国的劳动力已经越来越谈不上“价廉物美”。目前,90年后新劳工已开始登台亮相,但其工作态度远不及60、70年代,甚至比不上80后,而各种要求和毛病无疑比前辈们多得多。富士康近期为何事故频出,难道是其工作压力突然变大吗?不是,是因为90年代人群承受压力的能力已相比远逊矣!人口红利还未完全消失但正在快速消失,如近年来小学和中学招生招不到人就是一个信号;人口负债时代将逐渐来临。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制造已经面临挑战,红火的消费也将逐渐面临挑战。
第三当然就是房地产,过去这些年房地产行业犹如鸦片,中国房地产的泡沫成为经济的强力驱动,几令中国人疯狂,也几令中国经济也疯狂。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近期,因为楼市问题日益政治化,成为动摇民众对于政府公信力信心的最大挑战,政府不得不断然调控。楼市的严厉调控再加货币与金融的收缩宛如铁腕一击,终于遏止了2010年可能继续上演的楼市疯狂,一线城市楼市交易量雪崩式地下降,楼价未来亦势必出现回调,中国政府正被迫走上“戒毒”的道路。
当前,楼市调控中各方面的博弈并未停止。开发商左顾右盼,期望出现奇迹;投机资本则伺机进入商业地产和二三线城市继续兴风作浪;买楼者则不相信楼市将真正进入平稳格局而只是抱短暂的观望态度;地方政府的楼市调控政策犹抱琵琶半遮面;银行开始测算楼价下降的承受能力;中央政府则显然密切观察市场表现及各方面的反应……
许多人预期,中国的楼市还将反弹,正如太阳必将升起?然而,中国房地产问题已经政治化,成为中国社会与政治不和谐的关键因素,这意味着政府已没有退路,也没有选择,甚至容不得商量和犹豫。中国政府再也不可能象过去那样依赖房地产来支撑经济增长,中国政府必须痛下决心象戒毒一样“quit(戒)”掉对房地产的依赖。因此,本轮楼市的铁腕调控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接下来,政府应该尽最大的努力避免重演以往调控-放松的怪圈。
如何防止楼市再度反弹甚至是报复性反弹,如何巩固楼市调控来之不易的成果,特别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中国经济因“三大动力”消失而步入增长的黄昏呢?笔者以为,中国政府必须有极大的改革的紧迫感,趁着中国经济正从金融危机的衰退走向反弹的宝贵机会,从楼市调控走向全面改革,以改革来稳固房地产调控成果,并通过改革寻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取代对房地产的依赖,实现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改革意味着利益分配边界的调整。很显然的是,政府必须重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首先,要痛下决心让住房回归居住本质,为此要坚决抑制炒房行为,同时大力发展住房保障,让老百姓的购买力从住房上释放出来。其次,必须重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楼市调控的重拳出击是不够的,中央政府还必须给土地财政型的地方政府解套,为此要考虑启动地方发债权,更重要的是,在农村土地的流转以及耕地调剂等方面寻求突破,使得级差地租得以按市场方式重新配置,由此既平抑房价又增加百姓收入,从中设法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纳税点。再次,要坚决中止“国进民退”的倒行逆施现象,让财富从垄断领域更多地进入到一般竞争性领域,并通过改革塑造新的增长点,既引领民间资本的新的流向,又为中国新一轮的发展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