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策智库网上论坛: 长策网上论坛
分享“非长策智库原创”文章:低碳、金融、发展、企业、监管、社会政策、书评影评、气候变化、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长策智库观点与立场,如希望删除,请联系ChangCeThinktank@gmail.com
Back to Topic List
市场全球化与农业
Posted 周六, 2010年 05月 08日 By ChangCe
市场全球化与农业
彼得?蒂莫
21世纪的农业很可能因需要建立更高效和技术更先进的市场体系而把农民与城市居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彼得?蒂莫(C. Peter Timmer)是农业和发展经济领域的一位主要经济学家。他曾执教于斯坦福大学(Stanford)、康乃尔大学(Cornell)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目前是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发展研究专业托马斯?卡伯特荣誉教授(Thomas D. Cabot Professor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农业日益全球化和随之形成的超级市场的主导势力使很多人受益,但也令不少人遭殃。21世纪全球市场的决策人应力求公平分配市场负担,同时保护全球化带来的真正成果,即让千百万人得到更多样化和价格更合理的健康和营养食品。
农业的性质决定它主要是一种以土地为根的地方性产业。全世界大多数农民居住在与他们所耕种和食用的产品步行可及的区域内。人类社会与作物栽培的共同进化形成对具体环境的最佳适应度,并构成了高度多样化的作物体系,满足家庭成员的各种营养需要。农业的地方性对世界上绝大多数贫困人口而言仍然天经地义。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将这种依赖关系视为导致贫困的一个原因,而非历史的偶然。他们提出,局限于地方原生作物和土壤养分以及家庭劳力的农业,是造成贫困和营养不良的因素。他们的结论是,地方粮食自给是招致家庭和整个经济贫困的原因。正是这一见解使T.W. 舒尔茨(T.W. Schultz)和阿瑟?刘易斯(W. Arthur Lewis)在 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Nobel Prizes in Economics)。舒尔茨指出利用新技术战胜农村家庭贫困的必要性,刘易斯强调农业现代化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全球化市场
农村和城市家庭之间的市场互动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然而,市场带来的不仅是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的效率,而且还有新的风险——价格波动可能会抵消农民的辛苦所得,甚至使他们负债。同时,城市生机勃勃的经济为农民,特别是他们的子女,提供了到城市过新生活的机会。市场规模的全球化则使农村和全国各层次的机遇、选择和风险都成倍扩大。
市场的全球化不是新现象。生活在美国的人已经依靠国际市场有数百年之久——例如,这些市场为我们提供咖啡、茶叶和香料,同时购买我国多余的谷物、烟草和植物油。自现代经济发展开始以来,世界其他地方也与国际市场建立了联系。英国18世纪的小麦价格直接受波罗的海港口价格的牵动;加尔各答和孟买——甚至巴黎——的大米价格与仰光和西贡的价格相连。农业商品的远距离贸易使交易双方受益。
然而,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而言,现代全球化的规模都是18世纪和19世纪所无法比拟的。有三次革命刺激了商品市场的迅速融合:
——使生产变得高效而专门化的农业技术革命;
——使买卖双方能够迅速联系并进行低成本长途运输的通讯和运输革命;
——使亿万新消费者享有自由购买力的全球生活水准革命。
现代全球化是供应、营销和需求三项进步的结果。
在这些力量的推动下,农业全球化改变着消费者的饮食结构和农产者的运作方式。消费者得益于充足价廉而又丰富多样的食品——种类与数量远远超过当地农产品可提供的选择。例如,欧洲消费者每天能吃到来自肯尼亚的新鲜绿豆;美国消费者能在2月份享受到秘鲁的芦笋。低成本的运输系统和贸易壁垒的突破给众多消费者的购物篮里添加了世界各地的各式产品。
与此同时,全球化可以使个体农民更愿意从事单一作物种植,而就国家整体农业而言,作物种类却可能更加多样化。除非整个国家的农业生态条件几近相同,否则农民可基于资源、土质或其他一系列因素而发展种植某一专门作物的竞争优势。他们通过专门种植这种作物而使自身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由于农业和国际粮食贸易的商业化,这种专门化与国家层面的更为多样化是协调一致的。
超级市场的作用
现代超级市场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国际市场商品。超级市场面向亿万消费者的购买力,能够廉价提供各种各样受欢迎的食品。但是,超级市场也加重了全球化对农产业者的压力,要求他们采用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规范。这对农业生产结构、对营销程序的参与以及对消费者可得商品的性质和价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超级市场及通常拥有这些市场的跨国公司也面临激烈竞争。跨国公司——如美国的沃尔玛(Wal-Mart)、英国的特易购(Tesco)、法国的家乐福(Carrefour)和荷兰的阿霍德(Ahold)等公司——努力减少利润缩水带来的压力的做法是,采用新型信息技术降低供应链成本;以及离开本国市场,转入食品零售业相对低效而利润较高的一些国家。大多数从事食品营销的跨国公司都在双管齐下。
跨国公司所拥有的超级市场日益主导着全球食品供应链。有外国直接投资支持的跨国公司对许多国家的食品零售业进行兼并,并且——据指称——榨取高额甚至垄断利润。而这对于消费者意味着什么呢?答案是复杂的。
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交易成本,能够在让顾客享受廉价产品的同时提高超级市场的利润。信息技术使超级市场经理人员越来越能够精确把握进货、库存量和消费者的购买取向,而依靠这些信息控制成本、保持质量和追踪次品及安全问题可以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农业全球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好处。例如,如果佛罗里达发生灾难性霜冻,美国消费者不会买不到橘汁;巴西和其他地方的柑橘在美国随处可有,反之亦然。全球化生产加强了全球食品保障,为缓解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提供了部分保险。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费用的下降,谁将成为受益者日益难辨。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在采用最新技术,因此食品销售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由此带来的低廉价格有益于消费者,而跨国公司则要求供应商更加提高效率。但是,不断要求降低食品价格的压力最终会转移到个体农民身上。
对于公平的关注
超级市场日益上升的主导地位,给农业营销系统中的公平与公正带来切实担忧。由于许多交易从透明的公共市场转移到代表数家大型买主的超级市场采购员,食品生产商很容易被排挤到谈判过程之外。价格被压得越来越低。农民要么调整适应,要么被迫放弃种田。
但是这种现象还带有另一面。在竞争环境中,超级市场必须对顾客的需要作出反应。有些顾客非常关心环境,还有些人愿意为更好地扶持当地农民而付稍高价钱。跨国公司在处理一些采购合同时考虑到这些因素。那种对跨国公司会在发展中国家实行垄断控制和建立市场势力的担心似乎言过其实:一家超级市场连锁店的成功会吸引其他的连锁店。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即使只有少数零售商在价格战中幸存,争夺食品消费者的市场似乎仍具有高度竞争性。
毫无疑问,跨国公司拥有的超级市场对小农构成威胁。跨国公司与数量众多的小农户做生意比与几家大供应商做生意的交易成本高,也就是代价要高。这使小农户很可能失去进入超级市场供应链的机会,从而进一步陷入贫困。但是,风险往往带来机遇。有些小农户进入了高利润的现代供应链。例如,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小农户现在不仅向当地而且向雅加达、新加坡和科伦坡的消费者销售他们特产的“黑西瓜”。那些成功地使小农户进入超级市场供应链的贫困国家将极大受益。
全球化的食品供应链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消费者提供廉价食品和更大的食品保障。但是,由于外国消费者和生产商对价格的驱动作用,国家可能失去对本国食品生产和贸易的控制。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机制必须公平地平衡这些利弊,尤其是不致使最贫困、最无粮食保障的国家受害。
本文表达的见解不一定反映美国政府的观点或政策。
彼得?蒂莫
21世纪的农业很可能因需要建立更高效和技术更先进的市场体系而把农民与城市居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彼得?蒂莫(C. Peter Timmer)是农业和发展经济领域的一位主要经济学家。他曾执教于斯坦福大学(Stanford)、康乃尔大学(Cornell)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目前是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发展研究专业托马斯?卡伯特荣誉教授(Thomas D. Cabot Professor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农业日益全球化和随之形成的超级市场的主导势力使很多人受益,但也令不少人遭殃。21世纪全球市场的决策人应力求公平分配市场负担,同时保护全球化带来的真正成果,即让千百万人得到更多样化和价格更合理的健康和营养食品。
农业的性质决定它主要是一种以土地为根的地方性产业。全世界大多数农民居住在与他们所耕种和食用的产品步行可及的区域内。人类社会与作物栽培的共同进化形成对具体环境的最佳适应度,并构成了高度多样化的作物体系,满足家庭成员的各种营养需要。农业的地方性对世界上绝大多数贫困人口而言仍然天经地义。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将这种依赖关系视为导致贫困的一个原因,而非历史的偶然。他们提出,局限于地方原生作物和土壤养分以及家庭劳力的农业,是造成贫困和营养不良的因素。他们的结论是,地方粮食自给是招致家庭和整个经济贫困的原因。正是这一见解使T.W. 舒尔茨(T.W. Schultz)和阿瑟?刘易斯(W. Arthur Lewis)在 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Nobel Prizes in Economics)。舒尔茨指出利用新技术战胜农村家庭贫困的必要性,刘易斯强调农业现代化对整个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全球化市场
农村和城市家庭之间的市场互动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关键。然而,市场带来的不仅是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的效率,而且还有新的风险——价格波动可能会抵消农民的辛苦所得,甚至使他们负债。同时,城市生机勃勃的经济为农民,特别是他们的子女,提供了到城市过新生活的机会。市场规模的全球化则使农村和全国各层次的机遇、选择和风险都成倍扩大。
市场的全球化不是新现象。生活在美国的人已经依靠国际市场有数百年之久——例如,这些市场为我们提供咖啡、茶叶和香料,同时购买我国多余的谷物、烟草和植物油。自现代经济发展开始以来,世界其他地方也与国际市场建立了联系。英国18世纪的小麦价格直接受波罗的海港口价格的牵动;加尔各答和孟买——甚至巴黎——的大米价格与仰光和西贡的价格相连。农业商品的远距离贸易使交易双方受益。
然而,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而言,现代全球化的规模都是18世纪和19世纪所无法比拟的。有三次革命刺激了商品市场的迅速融合:
——使生产变得高效而专门化的农业技术革命;
——使买卖双方能够迅速联系并进行低成本长途运输的通讯和运输革命;
——使亿万新消费者享有自由购买力的全球生活水准革命。
现代全球化是供应、营销和需求三项进步的结果。
在这些力量的推动下,农业全球化改变着消费者的饮食结构和农产者的运作方式。消费者得益于充足价廉而又丰富多样的食品——种类与数量远远超过当地农产品可提供的选择。例如,欧洲消费者每天能吃到来自肯尼亚的新鲜绿豆;美国消费者能在2月份享受到秘鲁的芦笋。低成本的运输系统和贸易壁垒的突破给众多消费者的购物篮里添加了世界各地的各式产品。
与此同时,全球化可以使个体农民更愿意从事单一作物种植,而就国家整体农业而言,作物种类却可能更加多样化。除非整个国家的农业生态条件几近相同,否则农民可基于资源、土质或其他一系列因素而发展种植某一专门作物的竞争优势。他们通过专门种植这种作物而使自身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由于农业和国际粮食贸易的商业化,这种专门化与国家层面的更为多样化是协调一致的。
超级市场的作用
现代超级市场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国际市场商品。超级市场面向亿万消费者的购买力,能够廉价提供各种各样受欢迎的食品。但是,超级市场也加重了全球化对农产业者的压力,要求他们采用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规范。这对农业生产结构、对营销程序的参与以及对消费者可得商品的性质和价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超级市场及通常拥有这些市场的跨国公司也面临激烈竞争。跨国公司——如美国的沃尔玛(Wal-Mart)、英国的特易购(Tesco)、法国的家乐福(Carrefour)和荷兰的阿霍德(Ahold)等公司——努力减少利润缩水带来的压力的做法是,采用新型信息技术降低供应链成本;以及离开本国市场,转入食品零售业相对低效而利润较高的一些国家。大多数从事食品营销的跨国公司都在双管齐下。
跨国公司所拥有的超级市场日益主导着全球食品供应链。有外国直接投资支持的跨国公司对许多国家的食品零售业进行兼并,并且——据指称——榨取高额甚至垄断利润。而这对于消费者意味着什么呢?答案是复杂的。
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交易成本,能够在让顾客享受廉价产品的同时提高超级市场的利润。信息技术使超级市场经理人员越来越能够精确把握进货、库存量和消费者的购买取向,而依靠这些信息控制成本、保持质量和追踪次品及安全问题可以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农业全球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好处。例如,如果佛罗里达发生灾难性霜冻,美国消费者不会买不到橘汁;巴西和其他地方的柑橘在美国随处可有,反之亦然。全球化生产加强了全球食品保障,为缓解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提供了部分保险。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费用的下降,谁将成为受益者日益难辨。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在采用最新技术,因此食品销售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由此带来的低廉价格有益于消费者,而跨国公司则要求供应商更加提高效率。但是,不断要求降低食品价格的压力最终会转移到个体农民身上。
对于公平的关注
超级市场日益上升的主导地位,给农业营销系统中的公平与公正带来切实担忧。由于许多交易从透明的公共市场转移到代表数家大型买主的超级市场采购员,食品生产商很容易被排挤到谈判过程之外。价格被压得越来越低。农民要么调整适应,要么被迫放弃种田。
但是这种现象还带有另一面。在竞争环境中,超级市场必须对顾客的需要作出反应。有些顾客非常关心环境,还有些人愿意为更好地扶持当地农民而付稍高价钱。跨国公司在处理一些采购合同时考虑到这些因素。那种对跨国公司会在发展中国家实行垄断控制和建立市场势力的担心似乎言过其实:一家超级市场连锁店的成功会吸引其他的连锁店。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即使只有少数零售商在价格战中幸存,争夺食品消费者的市场似乎仍具有高度竞争性。
毫无疑问,跨国公司拥有的超级市场对小农构成威胁。跨国公司与数量众多的小农户做生意比与几家大供应商做生意的交易成本高,也就是代价要高。这使小农户很可能失去进入超级市场供应链的机会,从而进一步陷入贫困。但是,风险往往带来机遇。有些小农户进入了高利润的现代供应链。例如,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小农户现在不仅向当地而且向雅加达、新加坡和科伦坡的消费者销售他们特产的“黑西瓜”。那些成功地使小农户进入超级市场供应链的贫困国家将极大受益。
全球化的食品供应链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消费者提供廉价食品和更大的食品保障。但是,由于外国消费者和生产商对价格的驱动作用,国家可能失去对本国食品生产和贸易的控制。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机制必须公平地平衡这些利弊,尤其是不致使最贫困、最无粮食保障的国家受害。
本文表达的见解不一定反映美国政府的观点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