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 22nd

You are here: 研究与评论 国际关系 印度涉足南海的背后

印度涉足南海的背后

E-mail 打印 PDF

印度涉足南海,并不意味着印度已经从心理和物质上做好了与中国在南海对抗的准备

 

印度涉足南海的背后

吴兆礼

该E-mail地址已受到防止垃圾邮件机器人的保护,您必须启用浏览器的Java Script才能看到。

2011 年 9 月 15 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访问越南期间,《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计划进入南中国海争议海域开发油气资源,并称有关计划已获得越南许可。16 日,印越两国决定加强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开发合作,并决定继续 ONGC 合作项目。

长期以来,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态度比较明确,即支持南海航行自由,希望各方遵守 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应该说,印度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符合中国的一贯主张。但在原则背后,印度又搞起了“小动作”。正如印度媒体所说,ONGC 项目是印度第一次卷入中国和越南关于南海问题的争端。

 

越南是印度“东向政策”重要支柱

 

在 9 月 15 日举行的印度外长出访越南的新闻发布会上,印度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称,对印度来说,与越南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极其重要的和关键的支柱。可以说,在与东盟国家关系中,这种定位是绝无仅有的。

在印度实施“东向政策”以及越南向西拓展发展空间的背景下,关系本来就十分融洽的印越两国战略互需增强,共同利益汇合增长,双方都以一种全新的战略视角重新定位双边关系。尤其是在中国不断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这两个都与中国存在悬而未决的领土或领海纠纷的国家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正所谓“抱团取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截至目前,两国共举行了六次“战略国防对话”,二次“战略对话”和五次“外交磋商”。尤其是 2009 年 11 月两国签署防务谅解备忘录后,双边军事交流与合作明显增多。2010 年 7月,印度陆军总司令十年来首次访越,2011 年 7 月,越南邀请印度“艾拉瓦特” 两栖攻击舰来越。在政治上相互支持,在安全上相互借重,成为印度与越南关系最显著的特点。越南成为印度发展与东盟和东盟国家关系的重要纽带。

 

中印关系有基础也有疑虑

 

2011 年以来,中印双边关系应该说比较平静。在 2010 年相互举办“中国节”和“印度节”的基础上,又将 2011 年定为“中印交流年”。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在 2010 年达到 617 亿美元的基础上,今年前 8 个月达到 48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4%。然而中印之间也有疑虑。印度将印巴对抗背景下中国与巴基斯坦形成“全天候”伙伴关系诠释为中国借巴基斯坦对抗印度;尤其是将中国在南亚国家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解释为针对印度的战略谋划,认为中国实施“珍珠链战略”围堵印度。而且,两国之间存在的诸如边界、达赖喇嘛、贸易不平衡以及军事现代化努力等现实问题对双边建立政治和战略互信的消极作用不可小觑。中印政治互信度低、民间交流有限决定了中印双边框架内合作的深度有限,存在着竞争甚至一定程度的对抗。

印度推动 ONGC 项目,尽管声称通过外交渠道表示“中国有自己的忧虑”,但仍然“依照越南当局所告诉我们的行事”。其目的在于,这不仅可以给目前关系“如胶似漆”的越南以巧妙的支持,更可以藉此向中国表明,在涉及中印双边关系问题上,印度也有其他“牌”可打。印度某些政治精英就认为,应警惕中国巧妙而强硬的外交手段,有的学者则提出要与越南等国成立“河内合作组织”以平衡中国影响,军队中的一些鹰派人物更是认为印度不能以软弱和孤立的姿态应对中国挑战,印度有权编织自己的“珍珠链”围堵中国。

印度相当多的有识之士明白,“印度对中国处处设防使它从长远来看将要成为输家”,但印度乐见自己在处理对华关系时处于某种战略优势。印度也正是利用某些国家对中国强大后实力展示的疑虑,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实际上,越南用印度找平衡,印度借越南“向东看”。越南将印度看成平衡中国影响的重要力量,而印度则希望利用越南的地缘位置扩展印度在东南亚的存在与影响,将越南看作是打破所谓的中国“珍珠链战略”的一个关键节点。

 

南海不是印度“杯中茶”

 

然而印度涉足南海,并不意味着印度已经从心理和物质上做好了与中国在南海对抗的准备。印度学者拉曼认为,在南海争议岛屿问题上,就连海军实力远远胜于印度的美国也持中立立场;在与中国的对抗中越南没有能力保护印度石油公司,而南海争议岛屿远离印度,但邻近中国,印度海军目前也没有能力保护印度的石油公司。拉曼甚至认为,即使是为了要求中国“停止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的活动”,印度也不应该试图与中国在南海对抗,因为南海不是印度的“杯中茶”。

 

(吴兆礼,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博士,长策智库 GMEP 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