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 23rd

You are here: 研究与评论 国际关系 而今迈步从头越——对央行重启汇改的评论

而今迈步从头越——对央行重启汇改的评论

E-mail 打印 PDF

央行宣布重启汇改,并不意味着国际社会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就从此消停

 

而今迈步从头越——对央行重启汇改的评论

张明  该E-mail地址已受到防止垃圾邮件机器人的保护,您必须启用浏览器的Java Script才能看到。

 

2010年 6月 19日晚上 6点 58分,央行网站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新闻稿。该新闻稿包含三个要点:第一,“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第二,汇改“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第三,“当前我国进出口渐趋平衡,国际收支向均衡状态进一步趋近,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

毫无疑问,尽管该新闻稿的措辞与之前央行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口径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但这项新闻稿出台本身就意味着央行开始重启 2005年 7月至 2008年 6月的汇改进程。同时,这项新闻稿也指出了进一步推进汇改的几项基本原则:首先,基本排除了汇改启动时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一次性小幅升值的可能性;其次,尽管每日汇率波动区间仍保持为正负 0.5%,但之前央行并未充分用足该波动区间,未来则会更加充分地利用该波动区间;再次,短期内,增加汇率波动幅度的重要性可能超过盯住一篮子货币的重要性。例如,根据目前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波动趋势,如果人民币实施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则人民币可能出现对美元显著贬值。但考虑到目前中美名义汇率变得空前敏感,短期内央行不会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显著贬值。这意味着一篮子货币仅仅是“参考”,扩大汇率波幅才是题中之义;第四,尽管实施了汇改,中国政府能够容忍的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幅度也是非常有限的,毕竟今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已经显著升值、贸易顺差占 GDP比重也明显下降、总需求过热的现象因为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治理、政府刺激消费政策的淡出等而明显缓解。笔者仍然维持 2010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 3-5%的判断。

央行在 2010年 6月中下旬宣布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印证了笔者自去年年底以来对人民币汇率动态的判断(张明:“升值二季度、加息三季度—— 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前瞻”,《中国证券报》,2009年 12月 24日;张明:“人民币汇率弹性化正当其时”,《中国经营报》,2009年 3月 26日;张明:“当前是人民币脱钩美元的最佳时机”,《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5月 24日)。目前市场上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存在分化,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有所缓解,中美之间就人民币汇率问题达成了暂时的默契,这为人民币汇率改革提供了短暂而难得的时间窗口。汇改重启一方面与引导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抑制总需求过热与输入性通胀压力、管理通胀预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应对国际社会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有关。汇改选择的时机位于多伦多 G20峰会召开一周之前,以及美国财政部与国会重新向中国政府施压之后,也是非常考究和富有深意的。

然而,央行宣布重启汇改,并不意味着国际社会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就从此消停。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升值幅度和节奏,将成为未来关于人民币汇率之争的主旋律。在此方面,中国政府应该以我为主,根据进出口形势、总需求与输入性通胀等指标的变化来协调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动;通过实质性放松汇率日波动区间来形成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尤其是考虑到目前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存在)。此外,一旦人民币汇率重启升值之路,中国央行应密切关注境内外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变动,加强资本项目管制,通过控制人民币信贷水平来抑制资产价格过度上涨,以防止热钱大规模流入而造成的新的流动性过剩。

[张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长策智库GMEP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