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非长策智库原创”文章:低碳、金融、发展、企业、监管、社会政策、书评影评、气候变化、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长策智库观点与立场,如希望删除,请联系ChangCeThinktank@gmail.com
Back to Topic List
Back to Topic List
从卡托研究所控制权之争看独立性对美国智库的重要性
Posted 周四, 2012年 07月 26日 By ChangCe
从卡托研究所控制权之争看独立性对美国智库的重要性
卡托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是一家位于美国华府(Washington DC)的“自由主义”智库,该机构追求的目标是要“扩展公共政策辩论的角度”,并以“恢复小政府、个人自由、自由市场、以及和平的美国传统”为己任。卡托研究所是由穆瑞.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爱德华.克里恩(Edward Crane)以及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在查尔斯.科赫基金会(Charles Koch Foundation)的资助下于1974年成立的。2012年5月,国内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获得该研究所颁发的2012年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奖(Milton Friedman Liberty Prize),这使得卡托研究所在中国一时名声大噪。
虽然卡托的大金主、美国亿万富翁科克兄弟(Koch Brothers = 哥哥:查尔斯.科赫 + 弟弟:大卫·科赫 David Koch )是坚定的自由放任主义共和党人,并以对茶党等右翼政治运动的资助而闻名,卡托成立至今都一直能够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共和党小布什当政期间,卡托研究所的学者就经常批评布什政府在各种议题上的政策,包括伊拉克战争、公民自由以及过度的政府支出。在美国2008年总统大选期间,卡托研究所的学者对共和党的候选人麦凯恩及民主党的候选人奥巴马都提出过尖锐的批评。
思想的高度独立加上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卡托研究所得以成为美国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智库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和公民社会研究项目自2007年以来,每年发布一份全球智库排名报告。目前该报告已成为衡量各国智库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根据该研究项目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球智库报告》(The Global Go To Think Tanks Report 2011),卡托研究所在美国1815家智库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排名高达第六。即使在全球6545家智库中,卡托也能排名第十四位。
卡托研究所在创立之初,采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股权治理结构,所有创始人都拥有一定股权。而科赫兄弟作为大金主,拥有卡托一半的股权。当拥有卡托25%股权的威廉·尼斯坎南(William Niskanen)在2011年底过世之后,科赫兄弟试图收购这批股份从而达到完全控制卡托的目的。好在卡托所的管理层尤其是现任主席、同样拥有卡托25%权益的爱德华.克里恩看到了科赫兄弟绝对控股对卡托独立性的潜在危害,不惜与科赫兄弟在这个问题上彻底撕破脸,而科赫兄弟则选择以对薄公堂的方式试图逼卡托研究所就范
这场股权之争一开始就吸引了美国智库和媒体的眼球。因为这触及到美国影响巨大的智库界最敏感的一个议题:出资人和智库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理想状态下,智库通过自身或激进、或保守、或居中的政治立场、以及高水平的研究来吸引有着相同理念的出资人。这样,智库的学者一方面可以为出资人所信奉的理念而刻苦工作,出资人又不可以直接控制智库的日常运作。这种安排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智库非常宝贵的独立性原则,也可以实现出资人和智库之间的双赢。
不可否认的是,在美国的近两千家智库中,也存在不少被出资人直接控制的机构。但是,这种按国内说法属于“XX指挥大脑”型的机构在美国社会是没有任何公信力的。由于通不过主流社会的审视,这类机构自然失去了成长为顶级智库的可能性,因此也就没有太大的政策影响力。毫不夸张地说,美国顶尖智库在和出资人保持防火墙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都是非常有一套的。
根据华盛顿智库圈的的主流说法,科赫兄弟对卡托研究所的不满主要是认为卡托“在阻击奥巴马连任问题上态度不够积极,和科赫兄弟资助的其它机构的配合度不够。”因此这两兄弟找到契机后就想先直接接管卡托,接着再寻求将卡托转变为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攻击奥巴马的思想军火库的机会。由于卡托研究所是美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智库之一,科赫兄弟的所做所为毫无疑问犯了众怒。华府智库圈不少人都在冷眼旁观这件事情。如果科赫兄弟最终取得卡托的控制权,那么独立性大打折扣的卡托研究所必然社会公信力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对卡托的未来发展绝对会是灾难性的。
经过卡托研究所及其支持者和科赫兄弟的艰苦幕后协商,2012年6月25号,科赫兄弟和卡托研究所宣布双方基本达成妥协,当天对媒体公布的主要协议如下:
自1977年就担任卡托主席的爱德华.克里恩由于得罪科赫兄弟太厉害,不得不做出重大牺牲,承诺将在半年内辞职。
卡托研究所日后将完全由董事会管理,取消股份制,这是科赫兄弟不得不吞下的苦果。
卡托未来的董事会将由12名董事组成,包括大卫·科赫。不过,科赫兄弟虽然还能另外指定三个董事,但查尔斯.科赫将不能再留在董事会里。
约翰.艾里森( John Allison),卡托未来的新主席,有权指定一到两名新董事。不过现任主席爱德华.克里恩将不能再留在董事会内。
这个妥协方案的达成表明科赫兄弟想将卡托研究所转变为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共和党保守派选举打手的可能性基本是破产了。但是,卡托研究所未来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高度的思想独立性,也是一件有待社会各界观察的事情。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涂建军
2012年6月28日于华府
卡托研究所(The Cato Institute)是一家位于美国华府(Washington DC)的“自由主义”智库,该机构追求的目标是要“扩展公共政策辩论的角度”,并以“恢复小政府、个人自由、自由市场、以及和平的美国传统”为己任。卡托研究所是由穆瑞.罗斯巴德(Murray Rothbard)、爱德华.克里恩(Edward Crane)以及查尔斯.科赫(Charles Koch)在查尔斯.科赫基金会(Charles Koch Foundation)的资助下于1974年成立的。2012年5月,国内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获得该研究所颁发的2012年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奖(Milton Friedman Liberty Prize),这使得卡托研究所在中国一时名声大噪。
虽然卡托的大金主、美国亿万富翁科克兄弟(Koch Brothers = 哥哥:查尔斯.科赫 + 弟弟:大卫·科赫 David Koch )是坚定的自由放任主义共和党人,并以对茶党等右翼政治运动的资助而闻名,卡托成立至今都一直能够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共和党小布什当政期间,卡托研究所的学者就经常批评布什政府在各种议题上的政策,包括伊拉克战争、公民自由以及过度的政府支出。在美国2008年总统大选期间,卡托研究所的学者对共和党的候选人麦凯恩及民主党的候选人奥巴马都提出过尖锐的批评。
思想的高度独立加上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卡托研究所得以成为美国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智库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和公民社会研究项目自2007年以来,每年发布一份全球智库排名报告。目前该报告已成为衡量各国智库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根据该研究项目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球智库报告》(The Global Go To Think Tanks Report 2011),卡托研究所在美国1815家智库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排名高达第六。即使在全球6545家智库中,卡托也能排名第十四位。
卡托研究所在创立之初,采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股权治理结构,所有创始人都拥有一定股权。而科赫兄弟作为大金主,拥有卡托一半的股权。当拥有卡托25%股权的威廉·尼斯坎南(William Niskanen)在2011年底过世之后,科赫兄弟试图收购这批股份从而达到完全控制卡托的目的。好在卡托所的管理层尤其是现任主席、同样拥有卡托25%权益的爱德华.克里恩看到了科赫兄弟绝对控股对卡托独立性的潜在危害,不惜与科赫兄弟在这个问题上彻底撕破脸,而科赫兄弟则选择以对薄公堂的方式试图逼卡托研究所就范
这场股权之争一开始就吸引了美国智库和媒体的眼球。因为这触及到美国影响巨大的智库界最敏感的一个议题:出资人和智库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理想状态下,智库通过自身或激进、或保守、或居中的政治立场、以及高水平的研究来吸引有着相同理念的出资人。这样,智库的学者一方面可以为出资人所信奉的理念而刻苦工作,出资人又不可以直接控制智库的日常运作。这种安排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智库非常宝贵的独立性原则,也可以实现出资人和智库之间的双赢。
不可否认的是,在美国的近两千家智库中,也存在不少被出资人直接控制的机构。但是,这种按国内说法属于“XX指挥大脑”型的机构在美国社会是没有任何公信力的。由于通不过主流社会的审视,这类机构自然失去了成长为顶级智库的可能性,因此也就没有太大的政策影响力。毫不夸张地说,美国顶尖智库在和出资人保持防火墙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都是非常有一套的。
根据华盛顿智库圈的的主流说法,科赫兄弟对卡托研究所的不满主要是认为卡托“在阻击奥巴马连任问题上态度不够积极,和科赫兄弟资助的其它机构的配合度不够。”因此这两兄弟找到契机后就想先直接接管卡托,接着再寻求将卡托转变为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攻击奥巴马的思想军火库的机会。由于卡托研究所是美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智库之一,科赫兄弟的所做所为毫无疑问犯了众怒。华府智库圈不少人都在冷眼旁观这件事情。如果科赫兄弟最终取得卡托的控制权,那么独立性大打折扣的卡托研究所必然社会公信力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这对卡托的未来发展绝对会是灾难性的。
经过卡托研究所及其支持者和科赫兄弟的艰苦幕后协商,2012年6月25号,科赫兄弟和卡托研究所宣布双方基本达成妥协,当天对媒体公布的主要协议如下:
自1977年就担任卡托主席的爱德华.克里恩由于得罪科赫兄弟太厉害,不得不做出重大牺牲,承诺将在半年内辞职。
卡托研究所日后将完全由董事会管理,取消股份制,这是科赫兄弟不得不吞下的苦果。
卡托未来的董事会将由12名董事组成,包括大卫·科赫。不过,科赫兄弟虽然还能另外指定三个董事,但查尔斯.科赫将不能再留在董事会里。
约翰.艾里森( John Allison),卡托未来的新主席,有权指定一到两名新董事。不过现任主席爱德华.克里恩将不能再留在董事会内。
这个妥协方案的达成表明科赫兄弟想将卡托研究所转变为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共和党保守派选举打手的可能性基本是破产了。但是,卡托研究所未来是否能够继续保持高度的思想独立性,也是一件有待社会各界观察的事情。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涂建军
2012年6月28日于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