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 23rd

分享“非长策智库原创”文章:低碳、金融、发展、企业、监管、社会政策、书评影评、气候变化、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长策智库观点与立场,如希望删除,请联系ChangCeThinktank@gmail.com

Back to Topic List
中国科技界的傲慢与偏见
Posted 周一, 2011年 12月 19日 By ChangCe
中国科技界的傲慢与偏见
from 聂辉华博客_改革是与虎谋皮 by 聂辉华

近期科学界发生了两件颇具讽刺性的事情:一是学术研究水平远超过现任院士的海归领军教授饶毅和施一公先后落选院士;二是拿烟草行业的钱为烟草行业营销的谢剑平当选工程院院士。北大清华院长落选,烟草公司副院长当选,中国科技界正在集体沦落。这两件事情的发生看上去是意料之外,但是细想一下又在情理之中。

第一,饶毅和施一公多次在博客和《科学》(Science)上撰文批评中国现行科技政策不合理,这属于“犯上”的行为,在中国社会的潜规则里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选他们当院士,就等于鼓励了这种犯上行为。

第二,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缺乏排队精神,但是在利益分配方面却格外遵守排队规则。尽管饶、施二位水平高超,但是回国时间不长,参选院士排队较晚。而谢已经排了三次四年了。不是按水平分配资源,而是按资历分配资源,这是中国科技界的潜规则。饶、施两位想打破潜规则,院士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和规则的维护者绝对不会轻易同意。

第三,也是我最担心的,是科技界根本不在乎公众舆论。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你们觉得饶、施应该上,谢不应该上,我们就是要让饶、施下,让谢上,你们能拿我们怎么样?他们甚至可以祭出“学术自治”的大旗,认为选谁当院士是科技界自己的事情,与公众无关。这种取舍甚至是一种信号:我们科技界不会被公众舆论所要挟!

越是缺乏法治的地方,越是充斥人治的地方,才会越是流行潜规则。当酱缸文化阻碍了潜规则向明规则变迁时,我们作为外行只能寄希望于公众舆论压力。毕竟,科研人员是拿纳税人的钱。纳税人如果不满,可以通过媒体或者政府对其进行问责。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但是,当科技界甚至不在乎公众舆论压力时,日渐变得“傲慢与偏见”时,我们改变潜规则的努力就变得回天无力。

谁来拯救日益集体沦落的中国科技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