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 23rd

分享“非长策智库原创”文章:低碳、金融、发展、企业、监管、社会政策、书评影评、气候变化、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长策智库观点与立场,如希望删除,请联系ChangCeThinktank@gmail.com

Back to Topic List
边缘化的中坚力量
Posted 周三, 2011年 11月 16日 By ChangCe
边缘化的中坚力量
2011年11月15日

黄震


上周参加了一个基金的小型研讨会,主要议题是讨论如何利用目前的欧债危机,帮助国内的几家民营企业以债权换股权的方式,进入行业的高端市场。关涉到人家的商业机密,事儿不好多谈。倒是与会的几个民营企业的代表,很值得一提。

四个小伙子,均是30出头,个个都落落大方,至少在这家基金请的几个“鬼子”面前一点儿不猥琐。他们的背景不尽相同:一个是俗称的“富二代”,替老爹掌管财政的;一个是从大学毕业就在企业工作的“元老”;另外两个是“海归”出身,也在企业浸润经年。在讨论过程中,他们既没有“冲出国门,为国争光”的浮躁轻狂,也没有“你要为我先做什么,我才会为你做什么”的鼠肚鸡肠,而是非常严谨务实地专注于商业的细节。在谈及整个方案的总体设计时,几个人都表现出对于国际商业通行规则的熟稔,且不约而同地都反复提到“尊重”和“信用”等字眼,自信和大气在谈笑风生间自如地流淌。

会后和基金的朋友们谈及这几个小伙子的表现,我们都不禁击节叫好:咱们中国有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发动机,却一直都是纠结的一群:前二十年是”妾身不明”,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都不明确;后十几年地位倒是明确了,但也真真确确地定为“庶出”,绝非“长嫡”。却是这位“庶出”为中国贡献了78%的就业率,63%的税收(2009年统计数据)。最重要的是,这位“庶出”为中国造就了庞大的职业经理人群体,这一群体大多正值青盛年,已经或正在成为这个国家中产阶层的中坚力量,也是目前中国社会各阶层中最具活力的一群。

与所占比例极小的体制内国有企业的同一人群相比,他们的优越感没有“国企精英”们那么强烈,显得更加务实;也没有“国企精英”们所必须面对的组织羁绊和人事束缚,奋斗目标更为清晰,价值取向更为纯粹;基于生存的压力,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更强,更善于模仿和创新;尤其在与国外企业投资和贸易的过程中,他们全然没有“主义之争”的顾忌,更关注于商业本身,更容易地融入全球经济的通行规则和共同价值观。

与他们的老板以及第一代职业经理人相比,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更擅长去挖掘商业机会,而非去钻政策法律的空子;同样是饱受无规则市场的洗礼,但是在前辈的引领下,他们更善于在夹缝中寻求空间,在对峙中寻求妥协;他们的成长期恰逢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丰富的信息和便捷的沟通方式使得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更具国际化;他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而非将工作视为生活的全部,这使得他们在国际交流中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更重要的是,在与国外企业的商务活动中,他们不愿意,或者说不屑于向前辈们那样去担负历史的或国家的“重任”(我曾亲身经历过一位规模颇大的民营企业主,因国外合作方没有升中国国旗迎接他,而拒绝进入对方企业大门的事情),能够更轻松,更从容,更纯粹地享受商业交易的乐趣。

根据2010年05月19日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就业人数超过7.7995亿人。其中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应超过6.1亿人。按职业经理人占民营企业就业总数的5%来保守估算,这一群体的规模至少应超过3000万人。

有意思的是,这一庞大的群体却是边缘化的一群---没有自己的组织:“工商联”是他们老板的归宿,“工会”更多的是为工人等弱势群体服务;主流社会没有自己的代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罕有他们的影子;主流媒体没有自己的声音:“长嫡”的言论还忙不过来,哪儿轮得上“庶出”的后生晚辈出声。

无论如何,该是关注他们的时候了---他们会弄出大动静,干出大造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