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 23rd

分享“非长策智库原创”文章:低碳、金融、发展、企业、监管、社会政策、书评影评、气候变化、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长策智库观点与立场,如希望删除,请联系ChangCeThinktank@gmail.com

Back to Topic List
书评:《中国的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
Posted 周二, 2010年 05月 04日 By 许少民
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

2010-04-19


  (一)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完了美国记者兼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特约研究员约书亚·科兰兹克(Joshua Kurlantzick)的著作《中国的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早在很久以前,我就已经打印了这本英语著作,只是由于忙于考博与其它乱七八糟的杂事,焦劳暋乱之中便将它遗忘在某个角落。上次去北京,闲聊之中跟朋友谈我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国软实力研究批判(1990-2009)》,朋友问我:“你看过《中国的魅力攻势》这本书么?”顷刻之间,我才明白这本书也许很重要,对我的论文写作更是不可或缺。最近,我才重新将它从密密麻麻的书堆中找出来,一睹为快,看看传说中的“魅力攻势”到底有何与众不同。

  (二)

  Robert Sutter曾如此评价此书:“科兰兹克运用数据、分析以及他穿梭在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角落的记者生涯中所接触到的广泛轶事而得出如下结论:即他所宣称的中国魅力攻势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东南亚的区域秩序乃至世界秩序,而这个攻势已经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在此书中,篇章的组织框架一目了然,文字生动有趣,另读者爱不释手。通过运用栩栩如生的例子,中国的精干以及影响,美国的无能以及衰落,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见Robert Sutter,Book Reviews: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Singapore:Dec 2007. Vol. 29, Iss. 3,p527)。而哈佛大学教授Dwight H. Perkins 也认为:“这仍旧是第一本在某种程度上深入描述中国通过全方位努力争取朋友以及施展其全球影响力的著作,它深入浅出的描述以及分析已经获得那些对外交政策感兴趣的外行读者的青睐,而专家学者也能够有所斩获。”(参见网址:http://www.entrepreneur.com /tradejournals/article/172835096.html)的确,看完此书之后,我的第一感觉便是此书的篇章架构一目了然,文字通俗易懂,适合普罗大众阅读。

  (三)

  此书的架构分为十一章,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作者写作的初衷,作者言简意赅的描述了9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在东南亚、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地区贯彻落实或者展示其软实力这个重要的现象。然而许多观察家却对这个现象熟视无睹,因此作者萌生写作此书的念头,通过自己亲身经验,以记者的身份走南闯北,耐心的记录中国魅力攻势的点点滴滴,实属不易。

  第一章《courting the world》相当于“导论”,从2003年布什以及胡·锦·涛相继访问澳大利亚时所遭受的不同待遇为引子,由点带线,从澳大利亚到东南亚以及整个世界,凸显了中国的魅力攻势已经水到渠成。当澳大利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将中国看成一个“国际贱民”(pariah)而如今却将中国看成一个不可忽视的朋友时,见微知著,中国国际形象的转变(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image)已经取得了成效。如同作者所言:“随着北京逐渐将眼光投向世界时,中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转变了自己的形象——从他人眼中的‘威胁’转变为‘机遇’,从“坏人”转变为“恩人”——这样一个转变已经表明中国能够成为一个世界大国。虽然在澳大利亚以及韩国等发达国家身上,中国形象的转变才初露端倪,但在国民生活水准低于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加拿大以及其它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身上,中国形象的剧变已经显而易见。”(参见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Yale University Press,2007,p5)。而这种一种转变,归根结底在于中国的“软实力”战略(soft power strategy)。

  此后,作者便粗略阐述“软实力”理念的来源,通过回顾软实力概念的首创者约瑟夫·奈对软实力内涵的相关界定与说明,随后简单说明中国眼中的“软实力”到底为何物。诚如作者所言:“当奈杜撰软实力这个概念时,他将投资、贸易与正式官方外交与援助排除在软实力的内涵之外,在他看来,这些手段无非是传统的大棒与胡萝卜而已......对于中国来说,软实力却意味着军事以及安全领域之外的任何方面,不仅包括大众文化以及公共外交,也包括更具有强制性的经济以及外交杠杆,诸如对外援助以及投资乃至参与多边组织。”(同上,p6)事实上,作者便是按照中国眼中的软实力来描绘中国的魅力攻势,这便是书中第三章《a charm strategy》,第四章《the tools of culture》,第五章《the tools of business 》以及第六章《Mr.popular》的主题。只是,正因为作者未曾深入思考中国眼中的软实力为何与奈的软实力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别,或者更进一步说,由于作者未曾怀疑这样一个概念是否能够适用于中国这个有着特殊国情的国度,这不可避免导致他的著作只有广度而缺乏深度。Sheng Ding曾在《巨龙的隐形翅膀:中国如何利用软实力崛起》(the dragon's hidden wings:how China rise with its soft power)一书中曾开门见山指出:“软实力到底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概念么?奈对软实力的定义以及美国软实力的论证说明是否能够运用到中国这个在许多层面与美国截然不同的个案呢?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存的文献并不重视这些问题,许多学者直接运用奈的软实力概念研究东亚国家。”(参见Shen Ding,the dragon's hidden wings:how China rise with its soft power,Lexington Books,2008,p2)与许多研究软实力的海外内学者类似,作为记者的科兰兹克强于采访记录而弱于理论剖析,因此未能逃出此种研究窠臼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如同所有著作的导论一样,本章的最后一部分便是阐明此书所要研究的问题。言简意赅,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研究对象,即中国运用软实力吸引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韩国和俄罗斯的事实或者现象。第二:研究背景,中国融入世界的原因、目的与期待;第三: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如何达到其战略目的,考察中国的软实力战略及其影响渠道或途径;第四:研究结果,考察中国魅力攻势的成败得失以及美国的应对策略。纵观全书,作者也正是按照这个思路谋篇布局。

  (四)

  第二章《changes on the home front》主要讲述了中国外交战略转变的历程,为下一章《a charm strategy》做铺垫。从毛·泽·东的“输出革命”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与“实用主义外交”再到江·泽·民的“大国战略”,作者粗略的勾勒出了过去50年来中国的外交战略路径。从某种意义来说,正是这种内在的转变才导致了中国国际形象的转变。与此同时,冷战后美国的鹤立鸡群以及新孤立主义思潮的蔚然成风导致美国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逐渐让位于负面消极的国际形象。如同作者所言:“冷战以后,美国从世界收缩,享受着自身的经济繁荣、因特网以及专注于美国的文化战争。来自各行各业的许多美国人反对美国的海外干预并要求华盛顿削减对外援助,华盛顿俯顺舆情,言听计从。随后,华盛顿果真削减了对外援助以及公共外交,长期以来,它们是美国获得他国人民好感的‘杀手锏’;与此同时,华盛顿将美国新闻署(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并入国务院。再者,克林顿政府忽视了战后美国组织筹建的许多多边机构,这俨然给人一种印象,即美国是一个单边主义者......”(参见 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p3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便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转捩点,美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消极懈怠让许多东南亚国家一扫过去对美国的好感,而中国及时宣布人民币不贬值以及随后对泰国施与援手使中国能够在东南亚国家扭转原先负面消极的国际形象,中国开始踏上魅力攻势的漫漫征途。

  承先启后,第三章《a charm strategy》描述了第四代中国领导集体如何开展软实力战略。在作者看来,新的领导集体采取软实力战略的原因主要在于扭转中国的负面国际形象,树立中国作为一个友好的、和平的以及具有建设性的国际行为体。诚如作者所言:“改变中国的形象以及抵消中国威胁论对北京来说至关重要,对其外交政策的未来走向非常关键。”(同上,p40)从构建双赢合作关系、不干涉、参与多边组织到不忌讳谈论以及宣传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中国的软实力战略开始显山露水。

  第四章《the tools of culture》,第五章《the tools of business 》以及第六章《Mr.popular》便是对中国软实力战略的实施手段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同先前所言,中国眼中的软实力与奈眼中的软实力虽有一脉相承的联系,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差异。在中国看来,奈的软实力内涵过于狭隘。奈认为软实力的来源无非是“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当它能在海内外都能真正实践这些价值时)以及对外政策(当政策被视为具有合法性及道德威信时)”(参见【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1页)。而中国眼中的软实力相较于奈的软实力概念来说有更加广泛的内涵,除了军事与安全领域以外,其它方面几乎都可以纳入软实力的范畴。因此,无论是文化手段还是商业手段都是中国软实力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今日成为“万人迷” (Mr.popular)的重要原因。至于这些手段运用的详细案例,在此无须赘言,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本书。

  总之,通过运用实用外交、增加援助以及吸引精英和大众的方式,发展中国家看到了中国的崛起同时决定利用中国崛起的良机为其所用。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中国的魅力攻势是否在全球其它地方收效?北京真的变得更受欢迎,更让人心悦诚服、更具有吸引力以及成为别人心中的榜样?其它国家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利用中国崛起的良机?”(参见Joshua Kurlantzick,charm offensive,p113))在作者看来,从民意调查、个人访谈甚至道听途说的轶事,从海外兴起的中国文化热与中国语言热、发展中国家的纸质媒体以及广播对中国有更加正面的评价到发展中国家精英认同中国日益增强的软实力等证据都可以看出中国的软实力战略已经取得了成效。

  第七章《goal oriented》是对上述三章的总结以及对第三章的补充说明。在这一章中,作者开篇就论述到:“这些只是中国魅力攻势的早期阶段,因此目前难以做出定论。但我们还有其他方式来衡量北京魅力攻势的成败与得失,除了上述一章所提到的显性证据之外,诸如民意调查的结果、对中国文化与语言的兴趣、对中国官员的礼待以及其他相对明显的迹象;我们同样能够探究中国魅力攻势取得成效的隐性迹象,即通过回顾中国的外交战略目标,然后检验它是否完成这些目标来证明......毫无疑问,因为中国的软实力同样包含强制的成分,为此我们也难以准确判断其作用于他国的拉力与推力各是多少。诚然,北京不能持续动用其权力迫使其他国家采取不符合自身国家利益的行动,其他国家也可能利用北京的某些软实力为其服务。但尽管如此,通过检验中国的外交目标,我们能够推测出中国已经在软实力的运用上取得某些成功。”(同上,pp129-130)。

  在作者看来,中国的外交战略目标主要如下:“维持边境的和平与稳定、将自己装扮成一个谦恭虚心以及具有建设性的国际行为体(字小以仁)、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楷模、汲取资源为中国经济发展出力、孤立台湾以及假以时日成为甚至能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强国。”(同上,p130)。随后,作者便逐步对各项目标进行检验,阐明中国已经在软实力的运用上取得某些成功。

  (五)

  然而,成功与失败往往如影相随。从短期看,中国的软实力战略初步取得了成功,但我们不能以一时论长久,对于软实力战略背后潜藏着的危险不闻不问。在第八章《wielding the charm》中,作者便着重阐述了中国软实力战略对全球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在作者看来,在运用软实力的过程中,北京已经释放出了某些积极的信号,诸如拥护多边机制,充当调解国家间冲突与纠纷的斡旋者。然而其带来的危险也是不言而喻的,如同作者所言:“在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之前,它的内政对于深圳、广州以及沈阳而言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噩梦;如今,中国的外交政策可能假以时日将成为圣保罗、危地马拉城以及泗水人民的梦靥。”(同上,p154)尽管危言耸听,但在作者看来,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随着各个国家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深,中国的软实力战略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诸如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纠纷,中国对自身环境破坏的熟视无睹将伴随着其影响力的扩大而扩展到其他国家,延缓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法治建设,中国发展模式的输出对亚非拉许多国家而言将是一场灾难,中国输出的低劳工标准、环境污染与破坏以及漏洞百出的企业管理将面临其它接收国的反击——这些也是第十章《what is next?》关注的主题。中国的软实力战略何去何从以及成败如何必将成为专家学者和决策者必须关注的焦点,因此在我们满足于今日中国的荣光之时也要居安思危,思考下一步的风险与对策。

  第九章《America's soft power goes soft》将目光从中国转移到美国,探讨美国软实力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为何江河日下的原因及其影响。作者认为:“虽然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并不是建立在美国软实力衰弱的基础之上,但江河日下的美国吸引力的确导致了中国吸引力的提升。”(同上,见p175)至于美国软实力光芒不再的原因,作者在第二章略有提及,在此也不赘述,除了参看本书相关章节,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参看约瑟夫·奈的相关著作《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或者门洪华编译的《硬权力与软权力》(以上三本书的中文翻译差强人意,最后一本更是漏洞百出,佶屈聱牙,读者需小心)。最后,作者总结到:“90年代美国的孤立为日后软实力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其切断了美国与世界的联系纽带。当美国于2000年重新融入世界时,这种新的接触方式——单边行动、好战的言论以及华而不实的公共外交——只会让其他国家对美国避而远之。”(同上,p194)。不可否认,美国“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外交政策让中国有机可乘,而“直到美国能够运用这些内在的优势卷土重来前,中国将运用其软实力战略披荆斩棘,力克美国的强权以及潜在地威胁美国的国家利益。”(同上,p196)。

  最后一章《responding to the charm offensive》,作者借箸代筹,针对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成败而为美国政府提出几点应对之策。作者认为:“......在世界许多地方,中国已经彻底的将昔日的‘威胁者’形象转变为‘仁慈者’的形象。在亚洲部分地区,中国犹如鹤立鸡群;而且它能够在全球部分地区发展以中国为中心的影响区域,诸如中亚以及非洲。甚至美国的长期盟友澳大利亚也开始向中国靠拢。”,“但是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软实力已经能与美国的软实力并驾齐驱或者说美国将不能保持其在世界事务中的核心影响力。”(同上,p229)。在作者看来,美国依旧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诸如美国首屈一指的军事实力、出类拔萃的经济实力以及更重要的是,美国依旧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普罗大众眼中的政治、社会乃至价值观的榜样。“中国的价值观——尊重国家主权的不干涉理念以及与国家为主导的渐进经济发展模式依旧具有吸引力,不过其价值观的吸引力仅限于某些特定的群体,诸如独裁国家的精英、像委内瑞拉以及伊朗那样将美国的模式等同于失败的华盛顿模式以及美国干预主义的普罗大众以及那些愿意通过牺牲某种程度的政治自由来换取中国式的经济发展速度的群体。但是,中国不能给平民百姓提供一个全面的以及鼓舞人心的前景——即如何建立一个以权利为导向的政治经济体系——它依旧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具有吸引力。”(同上,p229)

  Saul Gomez 曾经如此评价科兰兹克:“科兰兹克避免对中国软实力当中有争议的内容特别是中国与独裁以及践踏人权的国家(诸如苏丹)之间的外交与商业关系进行道德评判;对于中国模式的推广对于全球民主化运动的潜在影响,作者也不置一词。”(参见网址:http://www.cceia.org/resources /ethics_online/0014.html)。在我看来,Saul Gome的评论似乎无的放矢,因为如上所述,科兰兹克毫不隐晦的评论中国软实力战略的影响。这种评价,归根结底也是将其放入民主自由以及威权专政的二分法评价体系中。Saul Gomez认为“中国这样一种替代模式(注:中国模式)却挑战了现存的国际秩序同时引发重要的伦理问题。”这种伦理问题,孰对孰错,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权力问题。

  Kerry Brown也曾在该书的书评上说道:“......但是在我们被电视上的新中国形象轻易俘虏之前,我们必须记住:任何一个公关活动的核心在于有一个合情合理的事实内核。美国——在退休的驻中国记者Jonathan Mirsky看来——依旧能够将自己的形象建立在一个简单的事实之上:即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发明与创新的记录历历在目,一个多元以及开放的体系,其承载着过去大约一个世纪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趋势,而正是这个事实激励了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人民。而相形之下,中国当前的公关活动依赖哪些积极要素呢?总而言之,中国依旧是一个一党专政的国家,有着糟糕的新闻自由记录,严重的腐败问题,众所周知的违反人权的记录以及任重道远的法治建设.......”(参见Kerry Brown,Book Reviews:Charm Offensive :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Jul/Aug2007,p63)。

  事实上,无论是科兰兹克还是Saul Gomez 抑或Kerry Brown,对于中国“软实力”战略对全球的影响,这些西方学者或者分析家始终无法逃脱那套民主与威权两分法窠臼,而这也是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中国化的尴尬所在。一方面,如同我在《中国发展软实力困境初探》一文所述,“......对于奈而言,无论是文化、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都与西方的一套自由民主论述框架息息相关。在这个叙述框架内,社会的多元与宽容、言论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放、文化的多元并存、非政府组织的独立与重要作用都与美国的软实力息息相关.......然而这样的一个叙述框架对于大洋彼岸的中国学者而言却是不适宜的,中国自身国情的特殊性使得中国学者在论述软实力的来源时往往独辟蹊径。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奈的所指的美国流行文化以及高雅文化不同)、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政治凝聚力以及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的净化(与奈强调的自由民主政治制度不同)、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乃至和平崛起、和谐世界的外交政策(与奈强调国际机制的塑造与维护、公共外交以及减少对单边主义的青睐与迷信不同)等角度论述软实力。”(参见http://www.stnn.cc/ed_china/200911 /t20091104_1172697.html)而软实力概念的中国化也的确给中国的外交政策带来巨大的收益,科兰兹克的著作便是明证。然而另一方面,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软实力概念的中国化始终脱离不了中国特色,而外国观察家对原版软实力的念兹在兹导致他们对中国的软实力战略评价时始终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而这恰恰是中国软实力战略长期运作必将面临的挑战。假以时日,中国“软(实力)威胁论”也将浮出水面;威胁,归根结底与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无关。

  (六)

  Robert Sutter曾评价到:“专家或者学者可能会因为此书分析缺乏精确性而视之如敝屐。的确,此书在软实力的概念界定以及衡量中国软实力的不同部分或者要素上显得薄弱。书中的论证部分由于随后频繁使用奇闻轶事而使其说服力大打折扣,而有时使用的数据则让人怀疑其可靠性。显然,作者似乎夸大中国作为国际援助者的角色。”Robert Sutter的评价一语中的,但尽管如此,科兰兹克的著作还是让我受益匪浅。没有洋洋洒洒的论述、没有令人眩晕的注释、没有坐而论道的玄谈,却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强烈感觉。是的,学术理论不可或缺,站得高,方能望得远;但沉迷于其中却往往让人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有时觉得,那些理论犹如远在高空的星辰,虽熠熠灼灼但遥不可及。视线从理论的星空中转移,低头注视自己的脚下,也许我们能够发现另外一些奇珍异宝。感谢科兰兹克的著作,他让我明白国际政治绝非一系列高谈阔论,而是一种活生生的体验,不管是肉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朋友曾经在他的日志说道:“检讨自己写过的一点所谓文字,做过一点所谓思考,难道不是借着从数据库找到的几个西方学界数十年前流行的词汇,横来竖去摆弄一番,借着一点实证材料,摆着先贤的姿态找出几个所谓的问题,再摆出救世主的姿态提出几条所谓的对策。真的羡慕那些人,可以写出那样决不娇柔造作,并且跳动着生命的文字!我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我要回到他们中去,趁我还未忘却泥土的芳香!”

  “跳动着生命的文字”,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愿大家共勉!

  许少民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