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非长策智库原创”文章:低碳、金融、发展、企业、监管、社会政策、书评影评、气候变化、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等。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长策智库观点与立场,如希望删除,请联系ChangCeThinktank@gmail.com
Back to Topic List
Back to Topic List
裴敏欣: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真相
Posted 周六, 2013年 06月 08日 By changce
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真相
财富中文网 裴敏欣 2013-06-07
核心提示:双汇看中的是美国安全的农场和干净的水源。而中资企业类似的交易或许才刚刚开始。
最近,双汇收购美国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引发强烈关注。但分析人士认为,这笔交易绝不是产权和市场需求简单相加这么简单——环境因素导致的生产链污染才是这宗交易背后的真正推动因素。双汇看中的是美国安全的农场和干净的水源。而中资企业类似的交易或许才刚刚开始。
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真相大猜想
一周前,中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双汇国际(Shuanghui International)宣布达成协议,将斥资71亿美元(含债务)收购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目前市场仍在消化双汇国际这一大手笔之作。这宗交易是迄今为止,中资企业收购美国企业手笔最大的一次,分析师们也提出了收购背后可能涉及的多种原因。有人认为,河南私企双汇通过这次收购交易来扩大自身向高增长市场供应高价优质猪肉的实力,可谓一着妙招。还有人认为,这笔交易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收购宝贵的养猪技术和猪肉加工技术。更有人担心的,双汇可能通过史密斯菲尔德这个渠道攻入美国市场。
正如中资企业收购其它美国资产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多个视角来看待这笔交易。有人担心这项交易会为中国的不安全食品进入美国超市打开大门,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也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除此之外,其它多数说法还是部分触及了交易幕后的核心动机。确实,这次收购将有利于双汇提升向中国市场供应猪肉的实力。不过在这里,我们需要更深度地剖析。去年中国的人均猪肉消费量为85.3磅,高于美国的59.3磅。如果考虑两国人口数量差异(中国和美国人口分别为13.44亿和3.14亿),中国的猪肉需求量还是要比美国高出6倍左右。
2012年,拿猪的屠宰量来说,史密斯菲尔德约占美国屠宰产能的四分之一,却仅占中国屠宰量的3%。换句话说,双汇或许可以透过史密斯菲尔德现代化、高效安全的养猪场和加工厂采购更多猪肉,但相对于中国市场规模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史密斯菲尔德能够向中国出口的猪肉量如九牛一毛。
利用史密斯菲尔德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说得通吗?理论上讲,这个主张很吸引人。美国猪肉业是高度整合的现代行业,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在美国市场销售的猪肉85%都来自规模超过2000头的大型养猪场。这些养猪场采用气候控制技术,相互独立,极大地降低了疾病传播的风险。相比之下,中国猪肉产业很零散,规模小,技术落后。而中国70%的猪肉产自规模在500头或以下、且卫生条件常常很简陋的养猪场。
然而,像双汇这样的中国猪肉生产商要想转型为史密斯菲尔德这样的企业还面临着两大障碍。一是产权问题。由于土地国有,私有产权在中国没有保障。整合中国养猪业虽然在技术上行得通,但即便对于双汇这样搞实业的企业来说,它也会是一场涉及诸多法律和官僚问题的梦魇。
第二大阻碍基本上不可逾越。不管采用什么技术来促进中国猪肉业高效运转,但在污染问题普遍的中国几乎不大可能确保饲料安全。
这也许触及到了双汇收购美国这家标志性食品生产商背后的真正动机。有关这宗交易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所提到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可能都是双汇所考虑到的问题。不过,里面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通过细加分析,我们就应该可以发现,中国环境恶化问题是解释这次收购的关键所在。数年来观察人士历一直试图弄清楚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水资源、空气和农田大面积污染所造成的真正后果。分析师们使用了各种预估数据计算污染的经济成本及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污染成本预计介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到8%之间,而具体估测值则取决于统计期限)。这些数字虽然令人震惊,但过于抽象。
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使得这些数字显得更具体。这次交易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于,这些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心里非常清楚,由于中国食物链多数环节已经受到污染,因此把握未来利润的机遇还得靠从境外收购整个食品生产链。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是醉翁之意,既不看中它的猪肉加工技术,也不看中它的高端品牌,而是看中美国安全的农场和干净的水源供应。
双汇的这个战略算盘打得很高明。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水路都已经遭到污染。20世纪90年代末期进行的一次农田样本研究显示,10%的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2010年完成的一次为期三年的有关土壤条件的全国调查结果肯定也得到同样惊人的数据,促使环保部宣布相关数据为“国家机密”。
由于清理受重金属和其他致癌物质污染的土地和水路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时间,因此收购拥有自有土地、安全水供应的食品生产商这一动机要比其他理由更有份量。
如果以上分析没错的话,那么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就是一个未来大趋势的前兆。面对环境恶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中国食品生产商将别无选择,唯有放眼海外。毋庸置疑,这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意味着巨大商机。不过可以大致肯定的是,中方加快收购境外食品公司将会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造成紧张气氛。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个难题的好办法。(财富中文网)
作者系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72级“汤姆和玛格特?普利兹克”政治学教授,兼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非常驻高级成员。
译者:默默
财富中文网 裴敏欣 2013-06-07
核心提示:双汇看中的是美国安全的农场和干净的水源。而中资企业类似的交易或许才刚刚开始。
最近,双汇收购美国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引发强烈关注。但分析人士认为,这笔交易绝不是产权和市场需求简单相加这么简单——环境因素导致的生产链污染才是这宗交易背后的真正推动因素。双汇看中的是美国安全的农场和干净的水源。而中资企业类似的交易或许才刚刚开始。
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真相大猜想
一周前,中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双汇国际(Shuanghui International)宣布达成协议,将斥资71亿美元(含债务)收购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Smithfield)。目前市场仍在消化双汇国际这一大手笔之作。这宗交易是迄今为止,中资企业收购美国企业手笔最大的一次,分析师们也提出了收购背后可能涉及的多种原因。有人认为,河南私企双汇通过这次收购交易来扩大自身向高增长市场供应高价优质猪肉的实力,可谓一着妙招。还有人认为,这笔交易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收购宝贵的养猪技术和猪肉加工技术。更有人担心的,双汇可能通过史密斯菲尔德这个渠道攻入美国市场。
正如中资企业收购其它美国资产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多个视角来看待这笔交易。有人担心这项交易会为中国的不安全食品进入美国超市打开大门,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也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除此之外,其它多数说法还是部分触及了交易幕后的核心动机。确实,这次收购将有利于双汇提升向中国市场供应猪肉的实力。不过在这里,我们需要更深度地剖析。去年中国的人均猪肉消费量为85.3磅,高于美国的59.3磅。如果考虑两国人口数量差异(中国和美国人口分别为13.44亿和3.14亿),中国的猪肉需求量还是要比美国高出6倍左右。
2012年,拿猪的屠宰量来说,史密斯菲尔德约占美国屠宰产能的四分之一,却仅占中国屠宰量的3%。换句话说,双汇或许可以透过史密斯菲尔德现代化、高效安全的养猪场和加工厂采购更多猪肉,但相对于中国市场规模而言,在可预见的未来,史密斯菲尔德能够向中国出口的猪肉量如九牛一毛。
利用史密斯菲尔德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说得通吗?理论上讲,这个主张很吸引人。美国猪肉业是高度整合的现代行业,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在美国市场销售的猪肉85%都来自规模超过2000头的大型养猪场。这些养猪场采用气候控制技术,相互独立,极大地降低了疾病传播的风险。相比之下,中国猪肉产业很零散,规模小,技术落后。而中国70%的猪肉产自规模在500头或以下、且卫生条件常常很简陋的养猪场。
然而,像双汇这样的中国猪肉生产商要想转型为史密斯菲尔德这样的企业还面临着两大障碍。一是产权问题。由于土地国有,私有产权在中国没有保障。整合中国养猪业虽然在技术上行得通,但即便对于双汇这样搞实业的企业来说,它也会是一场涉及诸多法律和官僚问题的梦魇。
第二大阻碍基本上不可逾越。不管采用什么技术来促进中国猪肉业高效运转,但在污染问题普遍的中国几乎不大可能确保饲料安全。
这也许触及到了双汇收购美国这家标志性食品生产商背后的真正动机。有关这宗交易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所提到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可能都是双汇所考虑到的问题。不过,里面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通过细加分析,我们就应该可以发现,中国环境恶化问题是解释这次收购的关键所在。数年来观察人士历一直试图弄清楚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水资源、空气和农田大面积污染所造成的真正后果。分析师们使用了各种预估数据计算污染的经济成本及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污染成本预计介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到8%之间,而具体估测值则取决于统计期限)。这些数字虽然令人震惊,但过于抽象。
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使得这些数字显得更具体。这次交易背后的真正原因在于,这些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心里非常清楚,由于中国食物链多数环节已经受到污染,因此把握未来利润的机遇还得靠从境外收购整个食品生产链。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是醉翁之意,既不看中它的猪肉加工技术,也不看中它的高端品牌,而是看中美国安全的农场和干净的水源供应。
双汇的这个战略算盘打得很高明。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水路都已经遭到污染。20世纪90年代末期进行的一次农田样本研究显示,10%的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2010年完成的一次为期三年的有关土壤条件的全国调查结果肯定也得到同样惊人的数据,促使环保部宣布相关数据为“国家机密”。
由于清理受重金属和其他致癌物质污染的土地和水路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时间,因此收购拥有自有土地、安全水供应的食品生产商这一动机要比其他理由更有份量。
如果以上分析没错的话,那么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就是一个未来大趋势的前兆。面对环境恶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中国食品生产商将别无选择,唯有放眼海外。毋庸置疑,这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意味着巨大商机。不过可以大致肯定的是,中方加快收购境外食品公司将会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造成紧张气氛。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个难题的好办法。(财富中文网)
作者系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72级“汤姆和玛格特?普利兹克”政治学教授,兼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非常驻高级成员。
译者: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