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危机恶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打印

无论是希腊或德国,退出欧元区的成本均很高,欧盟分崩离析的可能性很小。不过,这次危机也能提醒我们,在推动亚洲经济合作的时候,应对借鉴欧洲的经验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不宜过早加入机制化的货币合作

 

希腊危机恶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何帆

2010年 5月初,受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动荡。欧美股市连续暴跌。石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美元强劲反弹而欧元则大幅度走低。市场担心,希腊危机可能会蔓延到其他欧洲国家。更有人担心,可能引起全球经济的第二次探底。5月 10日,欧盟紧急公布了规模为 5000亿欧元的欧盟稳定计划,IMF也承诺出资 2500亿欧元。这一计划暂时稳定了市场信心,国际金融市场渐趋平静。但是,这场危机仍然没有得到最终解决。欧盟和 IMF有可能会实施规模更大的援助,希腊也有可能被迫进行债务重组。如果在救助过程中措施失当,可能会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但是,总体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仍然在可控范围,世界经济的复苏步伐可能放缓,但是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较小。我国应密切跟踪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最新发展,并制定预案。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原有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需要做出微调,同时要着手制定新的政策,鼓励内需、加快结构调整,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及风险的蔓延

 

欧盟在救助希腊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一直犹疑不决,错失了救助的最佳时节,这是导致希腊危机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希腊危机爆发之后,欧盟迟迟没有提供援助,而是希望希腊通过缩减财政开支、增发国债融资来度过难关。德国在救助希腊问题上态度尤其消极。欧盟对于是否需要 IMF参与救助也举棋不定。直到 2010年 3月,当希腊出台的加税裁员减薪政策引发国内多次大罢工,在金融市场上发国债融资也越来越困难,市场上对欧洲主权债务的担心已经从希腊一国扩大到“欧猪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简称 PIIGS)之后,欧盟才将希腊危机列为春季峰会的议题。3月 25日,欧元区通过了救助希腊的方案,但具体细节却没有公布。4月 11日,欧盟和 IMF提出总额 45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但随后,欧盟 4月 22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希腊和欧洲国家的财政状况比预期还糟糕。4月 27日,标准普尔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调至垃圾级。5月 2日,欧元区和 IMF公布了三年总规模达到 11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其中 800亿欧元由欧元区各成员国按 5%的利率向希腊提供双边贷款,IMF按3%的利率提供 300亿欧元备用资金。

遗憾的是,市场此时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希腊危机的风险蔓延到了全球金融市场,并导致五月第一周出现了罕见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5月 5日,希腊爆发全国性大罢工,引发欧洲股市普遍大跌。5月 6日,美国股市盘中下挫近千点,创下历史上单日盘中下跌点数之最。外汇及期货市场也出现了 1987年股灾以来最混乱的情况。国际油价一周之内下跌超过 10美元。金属、农产品等品种均大幅下跌。大量资金撤离股市和商品市场,为避险涌向黄金和美元资产,黄金价格再次突破 120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欧盟和 IMF在 5月 10日紧急公布,提供总额 7500亿欧元的欧盟救助计划,该计划适用于所有欧盟成员,此举是为了遏制市场上的恐慌心理。

这一救助计划从短期来看稳定了市场情绪,使得希腊危机暂时有所缓解,但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首先,这一救助计划的实际规模可能远远无法满足救助的需要。在 7500亿欧元的计划中,由欧盟财政预算出的只有 600亿欧元,其余 4400亿来自欧元区国家的双边互助协议。但是,欧洲大部分国家的财政状况均在恶化,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能否伸出援手,值得怀疑。即使这些资金都能到位,考虑到希腊的 GDP只占欧盟的2.6%,但是危机爆发以来已经耗费了 1100亿欧元的救援资金,如果经济规模占欧元区三分之一以上的“欧猪五国”同时陷入危机,7500亿欧元可能也远远不够。其次,外部的援助仅仅暂时缓解了希腊的资金需求,但希腊未来的债务负担还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即使救援资金低于市场利率,其利率仍然有5%,远高于希腊的潜在 GDP增长率。IMF和欧盟施加援助的同时,均要求希腊削减财政赤字。但如果希腊将其财政赤字占 GDP的比例从当前的14%削减到3%。超过 10个百分比的紧缩政策将给希腊经济带来严重的衰退,并进而使得其财政状况加速恶化。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会持续较长时间,希腊当前的流动性危机将逐渐演变为资不抵债危

机。我们预计,欧盟和 IMF有可能会在将来实施规模更大的救助计划,同时,希腊等国很可能会采取和债权人债务重组的做法。比如,在 IMF的组织下,希腊用新债换本息都打折之后的旧债。这类似于 2005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处理办法,当年,即使 IMF提供了巨额援助,但阿根廷最后还是被迫采取债务重组的做法。但这种做法会给金融机构带来较大的损失,因为很多国际金融机构都持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券。据标准普尔的研究,如果采取债务重组,希腊政府债券将跌至票面价值的30%,目前,希腊政府债券市场的总值为 2650亿欧元。假设政策操作不当,有可能使得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再度恶化,主权债务危机又演变为金融机构危机。

但是,我们认为由希腊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希腊经济规模较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不大。其次,尽管希腊危机可能会出现扩散,但触发欧洲大国如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主权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不大。葡萄牙的信用评级已经被调低,但葡萄牙经济规模仅占欧元区的1.7%。西班牙、意大利的经济规模在欧元区分别占11.8%和 16.8%,2009年两国财政赤字占 GDP的比例分别为11.2%和5.3%,而公共债务占 GDP的比例分别为

2%和115.8%。一旦西班牙和意大利的主权信用评级被调低,将会触发更为严重的欧洲债务危机。但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债务中大部分是内债,而非外债。2009年,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政府债务中外债的比例分别为42.9%和47.3%,甚至低于德国(48.5%)。第三,从短期看,希腊危机使得欧元出现了贬值,这对欧洲经济的复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从 2008年11月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到 2009年 11月之间,欧元对美元累计升值7.5%。欧盟各国和欧元区 16国经季节调整后的出口同比均转为负增长。但是,希腊危机爆发之后,欧元开始急剧贬值。从 2009年 12月到 2010年 3月底,欧元已对美元累计贬值10.4%。欧元的贬值促进了欧元区出口的反弹。2010年 1月之后,欧元区 16国和欧盟的出口均出现了正增长。最后,主要发达经济体,如欧元区、英国和美国的经济形势没有出现明显的恶化。欧元区 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 3月的56.6增至 57.6,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 3月的

1增至55.6,说明希腊危机并未严重影响欧元区的整体经济活动。尽管市场上有关于英国和美国债务危机的担心,但是,英国不属于欧元区,如果遇到冲击,可以通过贬值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债务压力。美国 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60.4,增长速度是 2004年 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制造业订单也在增加。美国私人投资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复苏,并带动就业形势的好转。总体来看,世界经济仍然处于缓慢复苏的过程之中。但是,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且可能进一步恶化和蔓延,因此也有可能会减缓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

 

中国的对策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第一,欧洲经济如果下滑,将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尽管“欧猪五国”占五国出口仅3.5%,但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7%。中金公司的分析指出,2008年我国出口下滑速度大大快于贸易伙伴经济下滑速度,正是因为国外进口商难以获得贸易融资,因此,一旦金融市场又出现动荡,对我国的出口打击较大。第二,美元升值使得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有利于降低我国的进口成本,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第三,欧元走弱使得人民币伴随美元升值,短期内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可能会暂时趋缓。人民币在最近一个月对欧元升值7.6%,对英镑升值3.1%,对其他新兴市场货币也明显升值。

我国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可采取的对策包括:

首先,应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视为一个长期问题,密切跟踪其发展态势,并准备相关的预案。在当前阶段,鉴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尚未尘埃落地,我国不宜参与和欧盟、IMF关于救助欧盟的合作,也不宜购买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但可考虑从经贸方面对希腊等国提供支援。比如,可通过旅行社增加赴希腊的游客,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欧洲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欧洲投资等。从目前的形势判断,欧洲主权债务将会继续恶化,未来可能会出现针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国际谈判,比如在 20世纪 80年代为应对拉美债务危机出台的布雷迪计划,我国应提前研究,准备预案。

其次,在复杂国际经济形势下,应提高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并加快结构性改革。从增加政策灵活性的角度来看,如果世界经济形势较为稳定,应继续坚持紧缩政策,如果出现较大的外部风险,则可考虑推迟加息、升值政策;从增加政策应变性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增加新的投资项目储备,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国土整治、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项目、同时可以加速资源价格改革、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以便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最后,应吸取欧洲货币合作的教训,在推动东亚经济合作的过程中,避免陷入欧洲式的陷阱。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以看出,欧洲的货币合作尽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内在的缺陷仍然较多。比如缺乏相应的预警机制、货币政策统一但财政政策分立、缺乏退出机制、成员国差异较大等。欧洲主权债务爆发之后,甚至有很多关于欧元即将破产的言论。我们认为,无论是希腊或德国,退出欧元区的成本均很高,欧盟分崩离析的可能性很小。不过,这次危机也能提醒我们,在推动亚洲经济合作的时候,应对借鉴欧洲的经验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不宜过早加入机制化的货币合作。

 

[何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长策智库首席国际政经政策专家]

 

本报告是全球宏观经济政策(GMEP)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GMEP是长策智库的研究项目之一。GMEP的宗旨是:立足中国的国家利益,依据中国的国际战略,及时深入的分析与中国有重大利益关系的问题和地区国别,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服务。GMEP的其他系列报告包括:《全球宏观经济快讯》、《GMEP工作论文系列》等。本报告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长策智库及作者所在单位的观点。未经 GMEP授权,请勿发表、引用和传播。智库网站:www.changce.org。